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PLC -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装置基本建成 PLC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装置基本建成
2025-03-05 【PLC】 0人已围观
简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信息显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进入收官阶段,探测器主体装置基本建成,预计11月底完成全部安装任务并启动超纯水、液体闪烁体的灌装,2025年8月正式运行取数。 中微子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是宇宙中最古老、数量最多的物质粒子。由于中微子质量轻、运动速度接近光速,而且几乎不与任何东西发生反应,探测中微子非常困难,科学界对其基本性质了解很少。 对此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信息显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进入收官阶段,探测器主体装置基本建成,预计11月底完成全部安装任务并启动超纯水、液体闪烁体的灌装,2025年8月正式运行取数。 中微子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是宇宙中最古老、数量最多的物质粒子。由于中微子质量轻、运动速度接近光速,而且几乎不与任何东西发生反应,探测中微子非常困难,科学界对其基本性质了解很少。 对此,2013年立项、2015年开工建设的江门中微子实验的首要科学目标是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同时还将进行超新星中微子、地球中微子、太阳中微子、大气中微子以及质子衰变等多项重大前沿交叉研究。 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核心探测设备是一个位于地下700米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探测器的主支撑结构是一个直径41.1米的不锈钢网壳,该结构能够承载直径35.4米的有机玻璃球、2万吨液体闪烁体、2万个20英寸光电倍增管、2.5万个3英寸光电倍增管以及电缆、防磁线圈、隔光板等大量探测器部件。 待安装任务全部完成后,科研人员将在有机玻璃球内注入液体闪烁体,并在放置探测器的池中注入超纯水,直到将整个探测器完全淹没。当中微子与液体闪烁体发生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微弱的光信号,这些光信号随后被光电倍增管捕获并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中微子的探测。 实验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成功建成和运行将有望发现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对研究宇宙演化、恒星形成、超新星爆发机制等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