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运动控制 - RFID技术在社会半自动化生产线改造与优化实例介绍 运动控制

RFID技术在社会半自动化生产线改造与优化实例介绍

2025-03-25 运动控制 0人已围观

简介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飞速发展,昆山某企业在面临传统产线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昂以及对多品种生产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时,意识到了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市场上个性化产品需求的增长以及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些挑战,该公司决定启动一项半自动化产线改造项目,并以RFID技术为核心,以实现生产全流程的自动化和数据管理。 首先,在车架吊牌内部嵌入了CK-TUS7321 RFID标签,并将物料批次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飞速发展,昆山某企业在面临传统产线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昂以及对多品种生产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时,意识到了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市场上个性化产品需求的增长以及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些挑战,该公司决定启动一项半自动化产线改造项目,并以RFID技术为核心,以实现生产全流程的自动化和数据管理。

首先,在车架吊牌内部嵌入了CK-TUS7321 RFID标签,并将物料批次、加工工艺参数等关键信息写入其中。在工作台系统中,通过自动完成标签初始化这一步骤,我们可以确保数据与实物之间保持一致。

其次,在产线上的关键节点部署了CK-UR08读写器,这些读写器能够在1.7米远距离内识别车架中的RFID标签,并实时将信息传输至PLC系统。机械臂根据收到的RFID数据进行调整焊接、喷涂等工艺参数,从而实现精准作业。

此外,全流程闭环管理也是改造方案的一部分。完工后的产品通过RFID上传生产记录至MES系统,同时回收并循环使用RFID标签,以减少耗材成本。老旧产线经过改造成支持多车型混流生产后,其工序切换效率提升50%。

通过实施这项改造,企业获得了显著的效益。一方面,单件产品操作时间从5分钟缩短至10秒,使得日均产能提升30%;另一方面,产线停机时间减少40%,订单交付周期压缩到原有时长的60%。此外,该方案还优化了成本,比如年节省的人工扫描时间达到1,200小时,每年的人力成本降低20%,同时提高了95%以上的标签复用率和15%左右物料损耗率。

此外,这项改造还带来了质量与追溯能力的大幅提升。数据准确率达到了99%,质量问题定位时间从原来的一天缩短至一个小时。而且,由于实现了一码一物全生命周期追溯,客户投诉率也下降了40%。

最后,该方案增强了社会环境下的柔性生产能力,对新产品导入周期进行优化,使其可以支持多种车型混流生产,同时新产品导入周期缩短50%。

晨控智能研发出的RFID读写器CK-UR08系列是该应用案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以下特点:集成了天线放大器于一体,是3合1型超高频读写器;提供RS232、RS485及以太网等主富接口和协议,如Modbus RTU、Modbus TCP、Profinet、EtherNet/IP及EtherCat等;符合EPC Global Class 1 Gen 2/ISO-18000-6C标准,为美国工作频段902 MHz ~ 928 MHz设计。这款设备使得整个半自动化产生链更加精细、高效地运行。

标签: 工控运动控制